【妇幼科普】胎盘早剥到底有多怕?
来源:金沙js800000
发布时间:2023-08-08
浏览次数:2924次
一、什么是胎盘早剥?
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,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,发病率约1%。属于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,疾病发展迅猛,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。
二、胎盘早剥的原因有哪些?
① 血管病变: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,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、慢性高血压、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等;
② 机械性因素:如腹部钝性外伤;
③ 宫腔内压力骤减:如未足月胎膜早破,双胎妊娠、羊水过多羊水流出过快等;
④ 其他因素:高龄多产、胎盘早剥病史、吸烟、吸毒、绒毛膜羊膜炎、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、血栓形成倾向等。
三、孕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诊?
① 突发性腹部持续性疼痛,腹部痉挛性疼痛或出现腰痛,腹部僵硬、呈板状;
② 阴道流血,破水后羊水中带有血;
③ 腰背酸痛、频繁宫缩或宫缩无间歇;
④ 胎动较往日减少,严重时渐消失;
⑤严重者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出汗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等。
四、 胎盘早剥的危害有哪些?
① 胎儿宫内死亡:如胎盘早剥面积大,出血多,胎儿可因缺血缺氧而死亡,围产儿死亡率11.9%;
②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: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,约1/3伴有死胎发生;
③ 产后出血,出血量多时可致休克;
④急性肾衰:羊水经剥离面开放的子宫血管进入母血液循环。
五、孕妈怎样预防胎盘早剥?
① 定期规律产检,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,低盐低脂饮食,合理均衡的营养;
② 学习掌握自数胎动、自我监护的方法;
③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,一旦发现血压增高、水肿等尽早就诊。
④避免腹部外伤:尽量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行走小心,尤其上下楼梯,避免摔伤。避免性生活,避免长时间仰卧位。